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两年:破水资源短缺瓶颈 经济生态效益凸现
中新社北京6月5日电 题: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两年:破水资源短缺瓶颈 经济生态效益凸现

  中新社记者 刘辰瑶

  作为中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现象的战略性设施,同样也是世界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自提出构想数十年来一直备受全球关注。

  “南水北调不仅是供水工程,更是保障水安全的战略选择,必将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鄂竟平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通水运行的两年来,取得了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红寺湖水库 张一辰 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红寺湖水库。 张一辰 摄

  供水保障有力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受水区覆盖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33个地级市,为受水区开辟了新的水源,改变了供水格局,提高了供水保证率。

  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总经理赵登峰介绍说:“东线一期工程自通水以来,累计调入山东境内水量约19.9亿立方米,大大缓解了山东水资源短缺矛盾。”

  “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使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新乡、保定等18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改善。截至今年5月31日,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入干渠78.7亿立方米,累计分水量74.7亿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达5300万人。”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局长于合群告诉记者。

  水质大幅改善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鄂竟平表示,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是重中之重。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东线治污规划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治污项目426个已全部建成,主要污染物入河总量比规划前减少85%以上,提前实现了输水干线水质全部达标的庄严承诺,并稳定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沿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中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受到广泛关注。《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于2017年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并于5月27日印发实施。规划实施分区分类管控,估算总投资196亿元人民币,将支持水源区建设一大批水污染防治、水源涵养和生态建设、风险管控三大治理任务15类治理项目。

  在受水区,水质改善则更为明显。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监测显示,使用南水北调水后自来水硬度由原来的每升380毫克,降至每升120至130毫克。

  生态效益显现

  工程通水以来,北京、天津等受水区6省市加快了南水北调水对当地地下水水源的置换,已压减地下水开采量2.8亿立方米。北京市、河南省郑州市和许昌市城区以及山东省平原地区等超采区的地下水位已经开始回升。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效益不断显现。

  山东省通过东线工程向东平湖、南四湖上级湖分别生态调水0.55亿立方米、1.45亿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两湖”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有效防范了可能引发的东平湖、南四湖生态危机。

  2014年,为保护南四湖下级湖的湖泊生态环境,江苏省利用南水北调工程进行应急生态补水累计8069万立方米。通过东线水环境治理,提高了区域水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使得工程沿线的城乡水环境极大改善。曾以脏乱差闻名的“煤都”徐州,也以碧湖、绿地、清水打造成为宜人居住的绿色之城。

  经济效益显著

  鄂竟平告诉记者,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由于沿线省市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直接给城市人口供水,并兼顾重点区域的工农业供水,每年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南水北调受水区是重要的工业经济发展聚集区、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通过调水可以让这些地区破除水资源短缺的瓶颈,更加有利于这些地区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建立富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并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完)

关键词: 水资源 瓶颈 效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