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步入收官 权益类配置大势所趋

近日,2020年《上海地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年度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上海地区银行理财业务余额2.87万亿元,占全国11.1%,余额较2019年末增长6.85%,与全国增速水平基本一致。2020全年理财产品共募集14.39万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2.16万亿元。

对于银行理财未来发展方向,报告认为,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尾声,银行理财将加速整改力度和节奏,风险类、净值型的权益类资产占比将逐步提升。业内人士预计,到年底,接近80%的银行理财产品或将完成净值化改革。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受限于客户风险偏好、机构资源禀赋等因素,权益类资产配置速度或不会太快。

公募产品持续热卖,浦发蝉联余额首位

报告指出,2020年,上海地区银行理财业务在销售端主要呈现四个特点:首先,公募理财产品占市场绝对主体。截至2020年末,公募理财产品余额2.29万亿元,约占全部理财产品余额的96%。在存量投资者方面,以个人为主,占比约83%,与2019年末基本持平。

其次,2018年央行、银保监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布资管新规,目标直指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该新规的过渡期由2020年延长至2021年底,在此过渡期内,上海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开放式转型持续深入,两大类产品的余额占比自2018年以来保持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末,上海地区理财产品中开放式产品余额占比约78%,较上年末提升约12个百分点;净值型产品余额占比约62%,较上年末提升约11个百分点。

第三,金融同业专属理财和保本理财压降明显,两者余额分别较2019年末压降52%、74%。第四,在理财产品的市场份额中,股份制银行占比一半,大型银行、城商行占比各约两成。

从排名来看,截至2020年末,虽然浦发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较去年下降129亿元,但仍以3945亿元位居第一,其次为招商银行与上海银行,均超过3000亿元规模。前十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合计约为1.88万亿元,占上海地区银行理财产品余额的65.3%。

净值化转型步入收官,权益类配置大势所趋

鉴于资管新规过渡期将在2021年底截止,银行理财转型进程也备受市场关注。报告指出,2020年内上海地区“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步伐坚定,进度提速,成效显著。预期收益型产品规模不断压降,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与存续规模均稳步上升,占比提高,净值型产品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完善。”

法询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预计到年底,接近80%的银行理财产品将可完成净值化改革,虽然离100%的目标仍然有一定差距,但是和若干年前个位数的净值化产品比例相比,转型速度是可观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存量理财产品处置是关键,后续监管部门还会继续要求各银行抓紧时间处理存量理财资产。”周毅钦进一步表示,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是流动性风险,因此各家银行要根据自身存量理财资产的具体情况,逐笔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处理方案、合理安排处理顺序和节奏。如果确实在过渡期内无法解决的,也可酌情实施“一行一策”。

在资产配置方面,“银行理财积极布局权益市场是大势所趋。”报告显示,同业存款、货币市场工具、债券和非标资产等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一直占据主体地位。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化的逐步深入,资产的价格波动将直接传导至产品净值,银行理财从过去的融资角色向投资角色定位过渡,需要从债权类资产向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转变。

值得注意,据中国理财网披露,作为上海辖内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之一,信银理财于今年新发两款权益类产品。截至2021年6月初,全国范围内共有6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登记了10只权益类产品。

东吴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马祥云分析认为,考虑到投研人员配置、客户风险偏好、机构资源禀赋等因素,进程或不会太快。该分析人士认为,中短期内,不应对银行理财大规模流入股市抱过于乐观的预期。“同时,当前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激励机制仍难以对标公募基金等市场化机构。”(记者 徐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