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抗议:股份行反馈意见给资管新规戴上三顶帽子

今天,一份十家股份行对资管新规的反馈意见在网络流传,这应该是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第一次集体发声。

之前九州证券的邓海清博士喊话最激烈,也最直接:新规落地之日,必是卖出银行股逃命之时。可是,他的文章先不翼而飞了。

现在,银行自己的声音终于出来。这份总共20页的反馈意见,虽然开头部门强调了资管新规的积极意义,但绵里藏针,看似平淡却是处处都有玄机。

前沿君归纳了一下,这份反馈意见给资管新规戴上了三顶帽子:

第一顶帽子是:你这么搞,会引发系统性风险。比如反馈意见中说,“部分条款对金融市场影响较大,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再比如,“快速打破刚性兑付将引发客户大量赎回理财产品,可能触发流动性风险,加剧金融市场波动”

第二顶帽子,你这样搞,不利于支持实体经济。虽然支持这个意见是因为这个意见“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但是在谈非标债权和非上市公司股权资产问题时,多处提到,会“降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会“加大全社会杠杆比率”,会“不利于银行理财服务国家战略”。

这顶帽子个个都不轻。可是过去银行理财真的支持降低了多少杠杆率?支持了多少国家战略性行业吗?

第三顶帽子是你这样搞,不公平。银行认为,银行认为,这会导致,“市场主体地位不平等,不利于构建公平、市场化的竞争环境”。

上纲上线,三顶帽子哪一个都不轻。集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几点:

1,期限错配的问题。银行理财期限很多,配置的资产期限一般都很长,如果过渡期结束后,一刀切地实行关于期限的新规,那么很多理财就无产品可续的境地。

“为兑付到期产品本金及收益,银行理财可能提前处置资产,包括折价卖出债券、股票等流动性较好的资产、要求客户提前偿还融资、配资款项等。”

2,打破刚兑的问题。快速打破刚兑会导致客户大规模赎回产品,然后导致银行理财大量抛售资产,当然是先抛流动性好的,然后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波动。

3,分级产品的问题。

4,投资非标债权资产与非上市公司股权的问题。这点,银行的理由就是和降低杠杆率、降低支持实体经济、降低支持战略性产业挂钩,貌似银行理财过去真的在上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样。

以上四点归纳起来就是,你这么严,我30万亿银行理财就死给你看。这是你逼的,你逼得无法期限错配,逼我打破刚兑客户就赎回,逼我大部分产品不能分级,我就只能卖资产,先卖流动性好的,股票什么的,死给你看。

死,就意味着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

莫非,这几天银行已经在未雨绸缪开始做了,因此股市连连大跌。

5,地位问题。这个确实很尴尬。正如此前文章分析的,如果说中国的通道有什么模式,那么大概就是一个模式,银行在左边,是最大的水龙头,右边才是信托证券保险基金子公司等等。

可是这个新规置老大哥的面子不顾,落得个甚至连小弟的位置也不如,这真是“不利于构建公平、市场化的竞争环境”。

然后根据上述内容,提了很多具体的建议。此处不展开。反馈意见已在圈内分享。

围绕资管新规的新一轮博弈已经展开,且看监管部门如何回应。前沿君预计,修订一些细节是肯定,但是不会大变,新规是对资管行业的重构,银行的意见动不了根本,改变不了方向。

正好最近在圈内有圈友针对资管新规的提问,我有一个回答,附在下面。

提问:

建议评论一下资管新规,92号文192号文以及基金业协会领导讲话,对接下来金融行业的影响。在圈内人看来,过去5年来的金融行业大扩展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目前领导的思路是非标全部都应该转为标准化产品或资产纳入监管,那么对于这么多围绕非标资产打转,两头在外的金融人,未来收缩的的日子就很难过了,除非握有优质资产或者低价资金。

回答:

这是个大话题,我尝试来回答一下:

1,确实和过去不一样,过去至少金融人还是有自己的理想的,制造业可以强国,军工也可以强国,金融应该也要金融强国梦。可是,现在只有少数几个人还在那么说,大多数金融人都夹着尾巴老实做人,不犯错就够好,还做什么金融大国、金融强国梦呢?

所以,从大的环境来看,确实变了。整个国家的战略,更注重搞科技技术、搞实业的,而不是虚头巴脑的金融。今年结束的大会文件,提金融的地方很少,而且选的钟委名单,金融占比又减少了。

整体来看,金融该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做事了。这是未来五年的大方向。

2,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行业的扩张就走到尽头了,政策是一回事,落到行业层面又是一回事。不是时候严管吗?可是现金贷还是发展得如火如荼。这并不是说现金贷一定是好或不好,而是说,市场和金融科技在驱动金融行业扩张,这个潮流不可阻挡。金融科技在一个一个小领域抢占国有大机构垄断的地盘,这几年的支付领域是个典型。

虽然现在监管层对金融科技新领域的监管明显变快变强,但是新的空间还是层出不穷。相信市场,相信科技的力量,而且L一直是坚定的创新支持者,他在国雾院主政,创新就会有更大的支持。

3,从你列举的资管新规、92号文以及192号文来看,你应该非常关注地方投融资一块。地方投融资和非标结合非常紧密,但是近年搞的地方债,借债还旧,这其实也是一个非标转标的过程。地方发债比过去地方借信托等各类的钱成本还是要低很多。

PPP这几年虚火旺盛了一把,本来是为了吸引民间资本的,后来也都成了金融资本在主导了,项目的资本金可以加杠杆,做大了资本金再拿资本金加杠杆,还有各种抽屉协议,明股实债。这些本来就是不正常的,现在整顿也应该是该来的总要来了。

而且,地方投融资也不是第一次整顿,以前有N多次。当时地方发债之前也整顿过,立马各地项目烂尾停工,发改委赶紧发文件纠正。现在经济形势好,增速不愁,所以整顿整顿。房地产市场如果这个形势走下去,明年卖地收入直线下降,地方如果没有收入源补充,都要嗷嗷叫,到时整顿还能大力度进行吗?地方是巨大的利益游说团体(针对中央政策来说),他们嗷嗷叫,上面是要认真考虑的。

当然,做地方投融资的业务无法靠政策松紧来生活,只能是依赖真正的金融服务管理能力。

比如说,非标与标。标准化资产又如何,同业存单大体上可以说是标准化资产吧,这几年城商行通过同业存单做大资产规模。可是又怎么样?要去通道,一样要下来。现在下来了一些,还要继续。

非标准化资产又如何?比如最近市场热议的供应链金融,其中一个主要的是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应该是典型的非标资产,但是通过证券化,就可以做到标准化,市场同样可以做大。

君不见,网络小贷为何野鸡变凤凰,几大互联网巨头都接上了ABS这个快车,进而获得了大量资金,然后才能做大放贷规模。

ABS市场肯定还要继续扩容,Reits市场也一样,正在蠢蠢欲动。市场的创新层出不穷,这些年是事实反复证明,监管总是要落后于市场的。相信市场的创新,就能看到增量。

4,往大里说,资管行业的好时代才刚刚开始,各大外资机构也破蛹成蝶,纷纷进入,未来做得怎么样还不好说。但是至少,中国的居民收入确实跃升到了一个水平,中国的金融深化已经跃升到了一个水平,这就是机遇。

换句通俗的话来说,中国人的闲钱多起来了。中国不再是资本短缺国,而是资本输出国(对外直接投资都超过FDI),有钱了怎么办?除了消费升级之外,很重要的就是理财。也就是资管行业,过去是属于极少数富人的事,现在至少有一个庞大的中产群体。

过去,没有比买房子更好的理财,也许这个逻辑还能保持几年就不灵了。那么,不买房子的理财该做什么?这要金融行业的人来解决,当然也要整个行业的机制体制改革。

再有,即使是贫穷的人也深深地被卷入了金融体系,三四线高杠杆买房的群体,还有借2000元现金贷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已经和金融离不开了。

这其实是给中国金融人的一个巨大的机遇期,也是巨大的挑战期。靠牌照红利做生意的时代过去了,如果严监管真正的能建立起来,中国金融在度过这个整顿期后,会迎来非常大的发展期。但监管水平跟不上,那永远不可能有真正大发展。

5,再放眼全球。中国的金融还是把肉烂在窝里的做法,这些年靠低端制造业积累了巨额外汇,都统一由国家运作,也就是买美国国债,或者买更烂的其他国家的国债,收益率极低,风险也不小。

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这样,资本项严格的管制。今年,美股港股都飞起来了,内地还是这样靠2点半以后拉大盘股,虽然白马股也可以说是牛市,但整体来看当然不是。为什么中国人不可以去买米国股票,不可以买香港股票?我说的非沪港通深港通机制下,而是自由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

这同样是金融行业面临的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如果资本项真的大幅开放呢?虽然我认为,这几年估计都难。肉是要烂在窝里了。

6,地方投融资能够透明化是好事,是进步,绝不是退步。虽然这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可投资的非标资产下降,但是地方投融资的整体需求并没有下降,他们还是有强烈的投资冲动,中国还有大量的基建需求,只要这个实体的需求存在,金融还怕没饭吃?不在这里借钱,就在哪里借钱,没有非标,就会做大标准化资产的市场。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个玩法,玩的人总好在,顺势而为,转个方向就好了。

关键词: 上三 帽子 意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