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8起整改到位 依法保障消费者自主支付选择权

自人民银行整治拒收现金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共处理拒收现金行为602起,已有558起整改到位。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拒收现金违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部分商户撤下了“不收现金”的招牌,主动张贴“欢迎使用现金”字样。经过整治,公众对“拒收现金违法”的认识也显著增强,主动监督举报拒收现金行为——

日前,经济日报记者在盒马鲜生上海金桥店实地探访时发现,该店现金收银通道的标识明显,在记者表示要使用现金支付后,工作人员便引导记者到了现金收银柜台,并顺利完成了现金支付。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商户已撤下“不收现金”的提示牌,主动张贴“欢迎使用现金”字样。

今年7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今年第10号公告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

公告发布后,央行集中开展了整治拒收现金工作。截至目前,成效已经显现。整治拒收现金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共处理拒收现金行为602起,已有558起整改到位。

主动张贴“欢迎使用现金”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拒收现金违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经过整治,公众对“拒收现金违法”的认识也显著增强,主动监督举报拒收现金行为。

“针对流通领域人民币现金使用出现的问题,人民银行按照分类整治思路开展了整治拒收现金工作,其中新零售行业是工作重点,也是难点。”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货币金银处处长俞伟强介绍,上海总部在接到针对盒马鲜生拒收人民币现金投诉后,立即开展调查。经查证,在盒马鲜生消费必须使用其APP,现金无法使用。

盒马鲜生于2015年6月份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上海,主要以线上销售+线下体验为主。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共开设门店近百家,其中上海22家。开店初期,店内推广自助式扫码支付,通过APP内嵌的支付宝链接完成结账。然而,店内现金收款通道标识不清或较为隐蔽,导致部分消费者投诉。

为保障消费者自主支付选择权,保障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等偏好使用现金的人群正常生活、消费需求,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第一时间要求盒马鲜生整改。盒马鲜生积极配合开展整改工作,在其门店开通现金支付通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谐发展,既要支持新零售行业发展,也要保证现金使用,促进新零售方式与现金使用有机结合,确保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俞伟强强调,盒马鲜生是新零售标杆,也应成为保障消费者自主支付选择权的标杆,成为支持多种支付方式便捷使用、和谐发展的标杆。

日前,盒马鲜生有关负责人表示,已经作出了有效调整。一是在每个门店宣导支付相关规定,为需要现金支付的顾客增加指引;二是现金收银通道标识更加明显,便于消费者使用;三是做好员工培训,普及法律知识,统一支付方式的解释口径,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四是对盒马鲜生内非自营商户,不具备直接收银条件的,通过出具相关售货票据,消费者凭票据至盒马鲜生现金收银柜台支付现金,取得回执凭证后再至盒马鲜生非自营商户取货。

在整治期间,央行上海总部联系周边商业银行,主动对现金机具、出纳制度、解缴现金操作、员工识别假币培训、小面额现金供应等开展了指导。目前,盒马鲜生所有门店都开设了现金通道,并张贴了清晰的现金支付标识指引牌。

盒马鲜生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选择现金的顾客并不多,但顾客普遍对多样性支付方式持肯定态度,评价积极正面,顾客都可以方便地在盒马购物。

不得损害消费者选择权

今年7月12日,央行发布了第10号公告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

随后,开始集中整治拒收现金行为。之所以集中整治拒收现金行为,是因为近年来流通领域人民币现金使用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一些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商户消费时支付现金被拒绝。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拒收现金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更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并明确了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的几种情形,十分必要,对于进一步规范社会经济主体对支付方式的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央行在公告中称,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要求或者诱导其他单位和个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任何单位和个人存在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自公告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整改。

公告也考虑到了电商平台、无人销售等场景。央行明确表示,在接受现金支付的前提下,鼓励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保障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选择权。公告称,经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协商一致,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方式、无人销售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履行法定职责,且不具备收取现金条件的,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公告发布后,央行表示将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公共服务、大中型商户给予重点关注,对不正当竞争、恶意或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整治期后建立长效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整治拒收现金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共处理拒收现金行为602起,经约谈、政策宣传和批评教育,558起已全部整改到位,44起正在处理过程中。整治焦点集中在政务和公共服务、水电煤缴费、新零售、交通类、餐饮业、景区等人口密集和涉外场所。

2018年7月份至12月份是央行整治拒收现金工作的集中整治期,集中整治期后,央行将建立长效机制,细化措施,把整治拒收现金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建立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在整治工作中发现,部分“拒收现金”投诉是因为商户与消费者之间因为支付使用的面额、纸硬币等未达成一致产生的,并非商户拒收现金。央行也将加大宣传力度,使公众正确理解拒收现金概念,积极支持整治拒收现金工作。同时,进一步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现金服务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利的现金服务。

在非现金支付与现金支付长期共存情况下,如何更好地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值得关注。对此,董希淼表示,既要加大宣传力度,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更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提高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