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开源开放自立自强 发展权益金融、支持“新实体”崛起

“十四五”规划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未来各项经济工作指导意义不言而喻。构建新发展格局,本质就是要扎根中国发展实际,对内启动消费和内需市场,创新科技和新实体企业,最终在全球市场中提高附加值强化竞争力。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中美经贸摩擦等不确定性还会延续相当长时间,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时,必须坚持抓住科技开源的主线,推进以权益金融为主的投资转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增长的轨道。

大时代的变迁与变局

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处于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首先,当前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常态化、经济逆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以及孤立主义的出现,都是当今世界面对的挑战。其次,中国崛起面临“修昔底德陷阱”,需要进一步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合作竞争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十四五”规划同时提出2035年中长期规划,而这一时期将是中国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向第一大经济体跃升的过程。2035年规划如果我国人均GDP迈过中等收入水平,按高收入国家人均GDP水平2万—2.4万美元计算,2035年我国15亿人口合计的GDP将超过30万亿美元以上。这一目标非常艰巨,若计划实现则届时美国GDP总量约相当于中国四分之三水平,大国关系在此期间完成变迁。对中国跃升为第一大经济体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应当清醒思考充分准备。再次,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影响,强化了中国本身的结构性问题: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制造业规模大但竞争力不强,信息技术的核心能力受制于人……需要在发展中同时解决这些问题。最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目标出现了很大的变化,GDP考核被弱化,区域差异不平衡不充分如何缩小,深层次的改革问题如社会保障、国企改革、产权保护等如何突破,都需要在注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一并考虑。

新发展格局格外强调了内外两个循环。内循环方面必须有新的增长动力,当前国内的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以及新型城镇化是内循环的三个主题,这些主题都与科技发展及应用紧密相关。外循环方面,中国将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考虑从不同的层面继续改革,特别是包括要素层面如劳动力、土地、资本以及数据、技术要素的改革。此外,内外循环的互动,国内大市场和国际大市场的贯通,区域发展不平衡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冲击,这都是摆在新格局形成以前需要及时关注的问题。

双循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涉及经济秩序和要素的重新组合,以消费和投资为主体的内需发展将提到更高的位置,各类经济资源将向这两大基础引擎集聚,经济运行体制与机制上也会作出重大调整。

双循环战略实施,对市场而言其影响是基础性、全面性的,而这一战略的核心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从宏观问题的视角来看,市场奋发向上的同时,也要考虑政府的作为。应当说,下一步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消费和投资拉动。出口尽管仍然是“一驾马车”,消费增长的意义更为重要,投资的范畴和价值也必须重新思考。传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投资,但今天房地产和基础建设投资是否还能持续?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如何带动更多的投资出现在中国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如何发展真正能够重塑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投资,是全社会经济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从新消费产品、居民收入增长、就业的角度综合来看,新型投资在拉动经济中起着关键作用,传统的投资思路、模式、方案和机制的转型变得非常重要。

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开源开放

所有的长期增长都离不开技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何在?“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最终能够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由此我们需要思考今天科技发展的形态,如何在开放和开源的框架下发展现代科技,现代金融和科技怎样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和调控任重道远,要防范风险控制好泡沫,保持就业稳定,更重要的是支持中长期的科技创新,把科技和金融服务真正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科技发展进入独特阶段,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都在不断成熟,多重技术同时成熟和叠加应用,对社会、公众和企业的影响巨大。许多新技术不再是单个细分领域独立发展,而是交叉融合,每个传统行业的兴盛发展都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数字化、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改变了人类的交流、生存及协作方式,在这样的格局之下,我国科学技术一方面要走向自立自强,另一方面必须意识到走开源、开放的合作发展之路。

未来十年内随着新一代通信、网络和生命科学、清洁能源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对互联网化、生态化和规模化的投入加大,科技开源将真正带动企业内生动力增长。数字化转型和软件定义一切,众多数字技术都使用的是开源架构,包括各类业务体系和内部的信息系统,开源已成为今天世界软件行业的基本逻辑和重要方向。

发展权益金融、支持“新实体”崛起

“十四五”规划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如何投资于创新领域并催生出更多创新技术、人才、企业,是投资和金融界面对的巨大挑战。传统的投资方式,不能适应在创新的技术掌控、研发和科教体制、人才以及新技术新产品领域的投资需求。解决这个问题也没有“妙招”,只能下长期功夫,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及其配套的投资服务体系。

金融投资业界也应该积极开展自身转型,全力发展权益金融。重视权益与风险资产定价,支持产业型的投资,才能驱动建立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中期(2035年)重点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长期(2049年)构建软实力与硬实力双轮驱动的强国富民大国模式。金融必须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服务支撑,不仅是提供融资“输血”,也需要提供权益“造血”,最终支持一大批“满足客户真实需求、融汇先进科学技术、容纳现代人才就业、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实体企业崛起。

我国金融市场和投资领域一贯缺少权益理念。为支持创新型经济的金融投资部门,应当加快向权益金融转型。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对新经济新技术的支持有天然局限,如何建设多元化直接融资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难题。发展权益金融,一方面权益资本和产品可以筛选并支持创新型项目、人才以及前沿技术,帮助企业进入高成长和快速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一些传统企业杠杆过高,债务过重,如果没有新增权益资本和服务投入,去掉杠杆企业现金流就会断裂。应大力鼓励更多长期资本进入到权益金融领域,只有更多机构投资者把长期资本投入到权益金融产品中,实体经济才能得到血脉滋养,创新业态才能得到更多的金融资源哺育。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是发展权益金融的主要途径。更多的长期资本和机构投资者必须放弃传统简单的从间接融资及债务的思维角度,从权益的创设、管理、风控和机制优化角度去参与实体经济的建设。围绕上市公司的发展,尽快优化再融资、重组、并购、回购制度,坚定发展以机构投资者的股票和债券交易市场,结合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形成创新实体和权益金融的部门联动。我们将更多地在新实体经济领域里,用资本之力瞄准支持创新型企业,借助信息技术和科技工具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权益化转型。加速双循环的过程中,涌现一大批高质量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实体”企业,发展开源科技,加强权益金融,才能真正形成新发展格局。

(作者系华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理事长)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我国 发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