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线上化业务需求显著增长 国内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

今年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运行产生了直接而强烈的影响,中国银行业所受到的冲击亦是前所未有的,后者面临着息差持续收窄、中间业务收入承压、短期内资产质量压力加大等多方面挑战。但也需要看到,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线上化业务需求显著增长,国内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亦不断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和监管的引导下,中国银行业还承担着让利实体经济的重任。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当下,中国银行业如何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多名银行业人士认为,伴随银行业发展进入“下半场”,未来大型银行将通过“商行+投行”的模式服务实体经济,中小银行则回归本地,增加对地方经济、本地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的服务力度。大型银行与区域银行相互协调,携手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也将成为多层次银行机构体系的重要任务。

“商行+投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机构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银行机构体系,加快优化大银行经营发展方式,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10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

刘鹤副总理的发言既肯定了金融机构在疫情期间服务实体经济所发挥的作用,也为疫情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有银行业资深人士进一步指出,未来,商业银行尤其是处于多层次银行体系顶层的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发展“商行+投行”的业务模式,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在商行模式下,主要通过信贷为主的融资方式扶持实体经济,并在信贷投放上采取各种方式为实体经济让利。

据银保监会披露,今年前8个月,银行业各项贷款增加15.2万亿元,同比多增3万亿元,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与此同时,今年前三季度,21家全国性银行服务收费减费让利1873亿元,预计银行业今年全年可实现减费让利3600亿元左右。

另一方面,投行模式则主要体现在通过债券承销、资产管理、并购融资等方式扶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促进战略新兴产业成长。

近年来,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成为政策发力重点和金融发展趋势,各大商业银行也逐渐把投行业务作为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并在差异化探索中逐见成效。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间,“商行+投行”模式的优势更是凸显。

以兴业银行为例,兴业银行充分利用疫情期间银行间市场多层次产品体系的发展机遇,高效推动多笔市场首单业务落地。先后承销全国首批、湖北省首单疫情防控债(九州通集团),市场首单疫情防控资产证券化产品(华电国际电力),北金所首单民营企业疫情防控债权融资计划。同时,落地多笔国内首批航空运输业疫情防控债等,累计承销疫情防控债近200亿元。

差异化探索,合力向实体经济供“活水”

事实上,从2019年至今,由于中国金融资产供需不匹配,导致金融机构出现资产荒。市场预计,此轮资产荒演绎时间大概率延长,各资产收益率短期内维持低位震荡,金融市场进一步面临“结构性”资产荒局面。

而今年初疫情的暴发,且海外疫情愈演愈烈导致市场担忧转向总需求萎缩,这为原本的金融资产供需不匹配再添一层阴影。

基于上述背景,经营发展向“轻资产”“轻资本”转型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方向,这其中便包括兴业银行。

据了解,近年来,兴业银行顺应经济形势和监管形势的变化,以“轻资本、轻资产、高效率”为方向,形成了“1234”战略体系,以“商行+投行”两个抓手,不断增强结算型银行、投资型银行、交易型银行三项能力建设。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为打通资金、资本、资管通道,为客户提供财务、财富、财智一体化金融服务,兴业银行旗下“兴财资”资产推介平台应势而生。

公开资料显示,“兴财资”平台将兴业银行标准化债券、并购及银团贷款、股权融资、各类非标资产等客户各类“股”、“债”、“贷”需求进行线上推介。线上推介的资产类型包括城市开发及基础设施类、地产类、租赁类、资产证券化类、股权类、私募债权类、北金所类、非金债券类、金融债券类等十二大门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转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