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吐鲁番考古第一人:黄文弼


(相关资料图)

为迎接第六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由吐鲁番市文物局和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联合主办的《吐鲁番考古第一人——纪念黄文弼诞辰130周年特展》将于今年8月21日在吐鲁番博物馆一楼2号临展厅正式开展。

黄文弼先生肖像照

他是中国新疆考古第一人,他是我国丝绸之路考古、新疆考古特别是吐鲁番考古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一生四进新疆,三至吐鲁番,他在吐鲁番这一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文化宝地上的考察与研究,为国际显学“吐鲁番学”的发端和开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吐鲁番考古第一人”,谨纪念黄文弼先生诞辰130周年。

考察现场

黄文弼(1893—1966),字仲良,号耀堂,湖北汉川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西北历史地理学家。

考察队渡过塔里木河

1893年4月23日,黄文弼出生于湖北汉川县马鞍乡喻集村黄家咀,原名黄芬;1911年入汉阳府中学堂(今武汉三中)读书;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门,与冯友兰、孙本文、罗常培等13人同窗;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致力于宋明理学、古籍整理和目录学研究,后转向考古学研究,同年,他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北京大学哲学会”;1919年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任教;1927—1930年,偕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参加西北考察团,赴内蒙古、新疆考察;1933年第二次进入新疆考察;1935年负责西安碑林整修工作;1938年任西北联合大学教授,后受聘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1941年任教育部边疆教育委员会委员;1942年任西北大学历史、边政两系系主任;1943年第三次赴新疆考察;1947年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专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带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第四次赴新疆考察;1965年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6年12月18日在北京病逝。

黄文弼(左)在考察现场留影

自1927年开始,黄文弼在新疆考古学领域活动了近40年,仅在新疆实地考察的总行程就超过38000公里。“瘦骨一撮不胜衣,身披一袭老羊皮”语言学家刘半农如此形容好友黄文弼在新疆考察的艰辛与不易。从第一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一次将足印留在罗布泊土垠遗址、第一次发现干涸的塔里木南河……天山南北几乎所有的古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是在新疆考察延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涉及遗址类型最多的中国学者。

黄文弼半身塑像

吐鲁番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地位,是黄文弼先生新疆考古与研究的核心区域,也是最早在吐鲁番进行科学考古的中国考古学家, 《吐鲁番考古记》《高昌砖集》《高昌陶集》谱写着吐鲁番考古里程碑,以及从中得出“欲研究东西文明之推进,非在新疆寻觅痕迹不可”的结论,奠定了新疆考古学的基础,成为新疆考古、西北历史地理研究、吐鲁番学研究领域的一笔宝贵遗产。

文:吐鲁番博物馆图: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