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一场夜雨扫去了北京入夏以来的炎热。时值端午节小长假,在北京顺义区当环卫工的陆文生和老伴放假在家。上午10点,陆文生推出自己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冲着正在收拾东西的老伴喊了一声后出门了,他想趁着休息,去榆阳路慈善商店门口的共享冰箱取点食物。这台冰箱是北京第一台共享冰箱,陆文生夫妇和其他60多人是第一批受益者。和以往一个月吃一次饺子就算打牙祭的日子相比,刚开始取到食物的两天,陆文生和老伴结结实实吃了两顿肉。“太解馋了!”
这台冰箱从4月6日开始发放食物,至今已经运营了两个月。《工人日报》记者在5月28日、29日前来探访发现,这台足够为上百人提供食物的冰箱在获得打工者欢迎的同时,也面临着捐赠者有限、无法连续供应食品的尴尬。
不足半天就被取完 肉类食品受追捧
骑车半个小时后,陆文生来到一排画满彩色图案的房子外面,他径直推车走向一个酷似自动售货机的冰箱旁停了下来。摩挲着手里的两张卡片,他透过玻璃向里面张望,琢磨着要取些什么东西。
“昨天我接到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们接到了个人捐赠,今天会有食物。果然充足一些,需要花点时间挑选。”逗留了十分钟之后,陆文生在右侧显示屏上按下数字25,“哔……请等待。”螺型钢丝转动,把一袋红肠推下物架。有着两周多的使用经验,他已经可以熟练地掌握取货流程了。
陆文生和老伴两周之前从社区工作人员那里得到了两张共享冰箱的取物卡。陆文生今年65岁,老伴61岁,河北张家口人。“年纪大,去工地没人要,我们只能找份打扫卫生的活儿。”看儿子一家人过得困窘,老夫妻俩为了给孩子补贴家用,顾不上年岁已高,毅然决定来北京打工。当环卫工的收入并不多,加上陆文生有糖尿病需要药物治疗,在花钱上更是节省。“平时就吃点面食充饥,肉类和牛奶都舍不得买。领到这两张卡后,如果省着点吃,每天都能吃到一些肉。”记者注意到,他取到的食物里基本以肉食为主。
这台冰箱一共有6排物架。陆文生开始取时,食物已经空了4排。位于冰箱下方的面包、饼干和牛奶余量较多。
在一旁等待取物的快递员彭杰拿到取物卡已经一周了,但来这里好几次都没取到想要的食物,每次他送完快递过来,食物都被其他人取空了。“有时只剩下一些酸奶。”彭杰告诉记者,他负责附近几个社区的快递,繁重的工作让他的吃饭时间大受挤压。“货多的时候,午饭都要等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吃上。”由于这块区域比较偏远,餐饮和便利店分布并不密集,如果错过了购买食物,饿了他只能忍着。这次他想取一些肉类,方便带在身上,饿的时候拿出来啃上两口,方便实在。“今天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送货顺道过来,没想到还有余量。”
领取需要登记 个人捐赠要提供发票
看到有人取出了东西,一些路过的人不断走过来围观。“这个冰箱可以用?怎么能领到卡?”见有人询问,陆文生加快了取食物的速度。“55、32……”按下相应的数字键,东西一件件掉下来,但因为按动过于频繁,有一件东西卡住了。“唉,越着急越不行。”陆文生有点懊恼,他找到了共享冰箱的管理员徐伟杰,“麻烦您给看看,有东西卡住了。”
徐伟杰一边帮忙,一边跟陆文生说,“昨天刚收到一批个人捐赠,食物还够,您明天还可以来取。”拿到最后一件食品后,陆文生准备离开,在附近务工的几名农民工也纷纷向徐伟杰表示,希望能够通过登记身份取得资格。
记者留意到,两个小时内,有十几人陆续来取食品,多是附近的打工者。一位来自苇沟的社区工作人员说,她所在的社区也有几名打工者拿到了取物卡,但因为冰箱里的食物不能持续供应,打工者们很难在合适的时间前来领取,所以她会在接到冰箱有食物的通知后,帮忙来取。
“我们的工作人员一般都在附近村子租房,受益人群由我们在社区内寻访,在详细了解受助者的家庭信息、职业、收入等之后才会确认发放取物卡。”徐伟杰告诉记者,这台共享冰箱可以存储300件食品,每人每天凭卡可以取3件,可供100人领取,目前已经总计发放了3000件。服务对象是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城市流动儿童等,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到三分之一的比例。“因为希望食物能服务固定人群,所以采用先登记身份再发卡的方式进行派发。”
共享冰箱发起方壹基金联合公益项目工作人员安伦杰告诉记者,他们在调研时发现,如果冰箱完全开放,由于不固定取物数量,会导致有人多拿多取。“这台冰箱设计不同,是自动售卖机改造升级的版本。采取封闭式管理,普通人只能通过透明玻璃看到冰箱内的食物。凭卡取物不仅能避免多吃多拿的问题,还保证了食品安全。”
事实上,这种取物方式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也限制了食物的来源。5月28日上午11点,记者在第一次探访时发现,这台冰箱内存放的只有酸奶,针对这个问题徐伟杰回应称,这主要是因为当天没有接到其他食品捐赠,“我们不是盈利性机构,有企业捐赠我们才能提供。”他说,共享冰箱也接受个人捐赠,但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个人捐赠的食品同样要提供食品购买信息、发票等。
“对取物者进行身份登记的另外一个原因也是考虑到捐赠的偶然性。”徐伟杰说,“在接收食物之后,我们会打电话通知大家来取,以避免他们来了之后没有食物。”
需求旺盛 盼更多爱心企业捐赠
“需求很旺盛,我们希望能把好事做好。”附近慈善商店工作人员李传梅告诉记者,他们负责冰箱的日常管理,“根据食品种类,我们要求厂商提供的食品保质期在5天以上。”实际上,为了接收更多捐赠食品,他们已经对冰箱做了一些改造。“最初冰箱内货架的尺寸较小,大件食物比如烤鸭放不进去。后来,我们进行了尺寸调整,希望能放下更多种类的食品。”
安伦杰介绍说,目前,除了部分个人捐赠外,和他们签订协议的企业只有两家,分别是天福号和乐纯酸奶。“这两家企业基本上是一周配送两次,每次配送数量根据企业的库存情况在100件到200件不等。”
“从现在的运行情况看,共享冰箱的运营和受助人群管理是没有问题的,最大的困难就是食物供不应求,每天企业送来的食物不到半天就被领完了,因此寻找更多的爱心食品企业是当下的重点工作。”安伦杰坦承,他们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项目中,给共享冰箱更大的支持。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阿图什市公安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集中志愿者服务活动2022-01-16
- 三张新照 展现“矿区”变“景区”2022-01-16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黄世勇辞去自治区副主席职务请求的决定2022-01-16
- 讲解知识 宣传反诈 让老年人守住“钱袋子”2022-01-16
- 「中央媒体看甘肃」凉州西瓜畅销四方2022-01-16
- 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卫生院红崖子分院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医共体建设工作2022-01-16
- 福田人:先核酸再买药!这39类药品需到定点药房购买2022-01-16
- 马术运动拓开乡镇农牧民致富路2022-01-16
- 城东湖街道向先进社区“看齐”2022-01-16
- 在巍巍长城间守望(青春日记)2022-01-16
- 注意!福州市中心这条路出行有变2022-01-16
- 市政协委员建议推动出台《重庆市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高质量集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01-15
- 喷洒消毒剂2.9吨!鹤壁鹤山区对城区公共场所集中消杀2022-01-15
- 大庆两会看检察 | 漫看大庆检察“高光”时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车不用再带身份证了2022-01-15
- 从警前VS从警后,一同追忆那段“芳华”!2022-01-15
- 速看!福州这个路段出行有变2022-01-15
- 【长三角日报】绍兴原市委书记马卫光,任杭州市政协党组书记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区发布关于在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长春中院首次适用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制审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检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办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着最深的爱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实现诉讼费缴退费“线上办” 传统线下缴退费功能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响西安部分区县蔬菜滞销,亟需各方助力解决2022-01-15
- 恩施州6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2亿元2022-01-15
- 【15号用】3岗招聘若干人!45岁以下可报!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国际科技合作助推湖南优势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2022-01-15
- 延安城区新增车位3100个 有效破解停车难2022-01-15
- 鸿星尔克入选2021年“诚信之星”!2022-01-15
- 菏泽农商行新兴支行开展包片行政村信贷产品推介活动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