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埃及留学生倪浩然:我在上海教老外学中文|Z世代在上海-全球速递

摄影:童春林 黄嫣然 调色:江勇翻译:张丽婷审校:刘佳


(资料图)

来上海的第十二年,埃及人倪浩然已经从那个连语言都不通的初中生,变成了独当一面的“Z世代”创业青年。他和很多人年轻人一样,在这十几年间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从覆盖全城的交规线路,到出门不用带钱包的便利;从接轨国际化的新型教育,到越来越包容的城市文明……”但他又和很多人不一样,“我是老外,可我更希望自己做这座城市与老外的桥梁,因为我懂老外,更懂上海。”

海报设计:赫濛

侬好!学校里来了个外国同学

如果只是听名字或打字聊天,他流利又地道的中文表达会让人不敢相信倪浩然竟是外国人。目前华东师大研究生在读的他也是典型的斜杠青年,创业者、时尚达人,还运营着自媒体。用他的话,朋友圈都在中国。他的“中国圈”从小时候便慢慢成形。

在埃及出生又在日、韩度过童年时光的倪浩然,因为科学家父亲的工作变动,在韩国念完小学后举家搬到上海,那时的他对中国的印象只有“功夫、成龙和熊猫”,一句中文都不会,但谈及初到上海,倪浩然记忆犹新:“2011年的上海,早已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对于外来的人事接纳度非常高”。

为了尽快融入本地生活,提升中文水平,小倪的父亲把他送入一所公立初中就读。老师和同学们对难得一见的外国同学倍加照顾,为他答疑解惑。

最难的语文课,老师除了会给他单独补课,还会讲解一些写作的技巧。对外国人来说最难的就是背古诗词甚至是文言文,老师会跟他一起背诵。单独再让他默写,“就感觉老师们对我非常好,自己不好好学都对不起他们,我就一直努力”,倪浩然内心满是感恩。

午间的一件小事更让小倪难忘至今。一次他去小卖部买东西,一位“不太熟悉”的同学直接帮他买了单,“在日本和韩国,这样的情况可能比较少,但在中国是非常常见的,就是对好朋友请客,甚至只是朋友的朋友,也会慷慨相助。”师生间的热情亲切,让小倪结识了许多朋友,加速融入了上海,他的第一个中文老师给他取了中国名字,他一脸骄傲地说:“浩然正气,我很喜欢”。

向全世界传播汉语

他一步步升学,最终以国际生身份,收到了多所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了和姐姐在一起上学,他选择了华东师大。刚开始父亲让他进入时下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学习,但尝试之后,他毅然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向。

“有些朋友可能会比较钻研,每天都在写代码,而我比较喜欢去做不一样的事情,喜欢往外跑,所以可能我不太适合学计算机”,他审视了自己,发现他热衷的事物都和汉语言最有关系,最终他选定“对外商务汉语”为研究方向,不断钻研。

专业学习的同时,倪浩然也得知学校在学生创业上的激励和扶持,不论硬件还是软件上,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创业学习、指导。华东师大所在的普陀区,还配套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正是看到如此多的机遇,2019年,他果敢地在上海创业。

他和华东师大的同学们组成的“慧说科技”创业团队从诞生伊始,就怀揣着向世界传播汉语的梦想,志同道合的他们想研发一款针对汉语词汇学习的应用软件。倪浩然说:“(创业)的初衷是让更多在国外的老外轻松地学习汉语,我们以汉语等级考试标准来设计,来华的留学生们都要经过这个汉语等级考试,我们想让更多的老外接触中文、学好中文,可以来这儿留学和工作,了解中国。”

通过自主建设词汇教研平台,深度研究词边界分词技术,积极构建教师端SaaS服务平台,最终研发出一口汉语(Mandarin Bites)这款专门针对汉语词汇学习的在线工具软件,逐步引入了深度搜词功能与在线测试功能,为全球汉语应试考生提供标准化、体验度极佳的学习服务。

这段创业的经历让倪浩然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也得到了许多青创奖项,还结识了许多挚友,如他的合伙人李浩栋。在小倪心中,李浩栋比同龄人更具备商业管理能力和创业思维,他不吝赞美道:“浩栋在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创业,相对更有经验,我可能更像一个助手的角色,与他一起造梦,完成我们的愿景。”

四国语道出一心语:谢谢你!上海

小倪坦言,自己是很典型的“Z世代”。他说:“我们接触到的信息非常广泛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Z世代的人更喜欢去尝试不一样的东西,更喜欢创造,勇于去创立自己的一番事业”。

小倪在抖音的账号相当有人气,内容多与时尚穿搭有关,而这也是他的爱好之一,他希望通过这些平台展示并放大自己的优势,加大个人影响力,“(社交网络)可以让更多人听见自己的声音,也能打动更多的人,但同时,网络和平台也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而迭代,变化速度很快,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需要有一种迎接挑战,迎接变化的精神,要有不断更新的思维”。

他也从未停下脚步,因为他觉得自己身处在一个大步向前迈进,包容多元的地方——上海。“不管你创业或努力追求事业,上海都能给你一片天,让你发挥”,小倪说,“无关国籍,甚至无关年龄,你都可以来这座城市闯一闯”。

在沪求学、创业至今,小倪对上海的感情也越发深刻,“要我对这个城市说什么?我想想,是的,我要用四国语言分别说一句——谢谢你,上海!”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