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高被吐槽,看电影成“奢侈消费”了吗?

澎湃特约评论员 夏研


【资料图】

电影业迎来“最热暑期档”。截至8月21日,今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已接近190亿元,突破2019年的177.7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但高涨的票房背后,一个问题也不容回避:票一路上涨。在网上,对票价贵的吐槽不少。

“在广东IMAX 70元一张,加6块手续费,这个暑期都没怎么见过二三十的电影票”“北京朝阳,买的都六七十一张,一家5口人看一场电影花掉400多元,真的好贵”“杭州现在普通影院普通位置随便点开都是40+”……社交平台上,各地观众的声音数不胜数。

这也有数字支撑:2019年暑期档平均每张电影票价35.4元,今年则涨到了40.8元。均价5元的涨幅看似不大,但在不同城市、不同地段,这个浮动会成倍扩大。这也不禁让人感叹:难道以后电影要成“奢侈消费”了?

票价确实是越来越贵了

近10年来电影票价一直处于上涨状态。

有媒体梳理了灯塔专业版上近十年来暑期档全国平均票价变化,在包含服务费的前提下,票价从2014年的35.6元,一路上涨至今年暑期档的40.8元。在一线城市,更是飙升至49.7元,为近年来新高。看来,人们的“体感”没错,票价确实是越来越贵了。

再往前追溯,最早引发票价贵吐槽的其实是春节档——2022年春节档,被称为“最贵春节档,平均票价仍高达52.8元,涨幅达到8%;大年初一电影平均票价为56.1元;一些一线城市的票价甚至达到了三位数。

对此,中消协在《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不无犀利地批评:“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价格上涨有很多具体原因。以今年暑期档为例,业内人士介绍,普遍存在片长偏长,有些甚至超过了170分钟,这会导致影院排片减少,那么单场票价就会提高。此外,今年线上购票的平台补贴普遍减少,线上购票开始收取数元不等的网络服务费等,也推高了票价。

另外有个大背景不能忽视,即经历了过去数年的不景气之后,片方、影院都亟待回血,这种诉求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在票价上。像今年有些票据上显示了“影厅服务费”,这应该属于影院自行操作的空间。

因此,也有人怀念起曾经看电影非常便宜的年代,认为那时候没有套路,花上几分、几毛钱就能看一部电影。不过,真是如此吗?

过去看电影真的便宜吗?

在80年代,看电影确实非常便宜。比如1982年李连杰的《少林寺》,哪怕轰动大街小巷,当时的票价也只要一毛钱左右。但这背后其实是价格管制的结果,电影票价有着极为严格的政府定价。

90年代后,电影票价开始走向市场定价,价格随之开始“起飞”,从数元一路涨到了几十元,一些内地香港合拍片和海外引进电影更是领涨市场。

资料显示,1993年内地香港港合拍的《少林豪侠传》,票价为4元,最高为6元;到了1994年,另一部合拍片《新少林五祖》,票价就达到了12元;美国电影《亡命天涯》引进后,直接涨到了15元;成龙的《红番区》更是达到了20到30元,双人情侣座甚至达到120元。1995年4月,中影发布紧急通知——要求每部“大片”的最高票价不宜超过20元。

这里不能不提到一部有划时代意义的引进电影——《泰坦尼克号》。这部于1998年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影片,最高票价达到80元,甚至比美国的7.5美元定价还高,至于各种炒作的黄牛票价更是难以统计。当年的中国电影总票房是14.4亿元,《泰坦尼克号》就占到了3.2亿。

因此,即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当年的电影票价也不算便宜——想想那个时候,人均收入才多少。这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那时电影少,电影院也少,市场发育不充分,为了生存,单场电影票价只能提高,才能保证电影投入回本和电影院运营。

上了些岁数的人应该还记得,那时候满大街都是录像厅,到处都有影碟租赁,包括那些神出鬼没的“要碟吗”——泛滥的盗版碟。这其实就是因为电影票价太高,一部分人只能通过这些渠道来填补观影需求。

所以,“过去看电影很便宜”并不完全成立,更多是站在今天的消费水平回看过往的票价,得出的一种感性认知。

平心而论,电影之所以是今天这个票价,还是因为市场发展的结果:供给充足了,价格自然会逐步趋于一个平稳状态。这两年电影票价确实贵了,但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看,市场繁荣已经带来了巨大的观影福利。

最重要的是让电影“值回票价”

虽然电影票价上涨,但过去几年影视行业并不景气。即便抛开疫情因素,从长期看它也谈不上一个“躺赚”的行业。

比如,知名影视公司华谊兄弟2018年至2020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1.69亿元、-39.78亿元和-10.48亿元。三年间,华谊兄弟亏损总额高达61.95亿元。

2022年,21家上市影视公司8家盈利、13家亏损,光线传媒、博纳影业、华谊兄弟等无一例外。当然,随着今年影视行业复苏,不少公司的业绩开始恢复,但离“赚得盆满钵满”显然还很远。

之所以如此,和电影行业高度不确定性相关:电影成功与否,和电影脚本、创意关系极大,往往很难提前预判,一个成功的电影创意往往可遇不可求。电影行业常出现大作扑街、黑马涌现,正在于它充满变数。

这也导致一个悖论:票价涨了,观众不满意,影视公司似乎也没有赚多少。因此,不宜把电影票价进行道德化评价,认定这是资本“贪婪”的结果。票价高背后的成因复杂,有影视行业的本身生产链条问题,也有包括拍摄、用工等社会综合成本的因素。

但仔细想想,人们在乎的完全是票价吗?未必。人们评价票价高低,还有一个隐含的标准——观影体验。即我花了几十块钱,坐在那两小时,到底能否“值回票价”?

现在的观众并不介意为内容买单,关键是要感到“值”。这相比五元、十元的价格浮动,更能决定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倾听消费者的呼声,重要的也许不是票价本身,而是潜台词——人们是不是觉得看这些电影,有些“不值”?

所以,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既要开拓更多元的收入来源,提升相关衍生产品占电影收入的权重,摆脱单纯的票房依赖,更要持之以恒地去创作更加优质、吸引人的电影作品。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