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上市元年,IPO不是生存的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云帆 上海报道

近日,中国证监会在官网披露了一份《关于Innovusion Holdings Ltd.(图达通控股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的公告。


(资料图片)

在这份公告中,证监会透露图达通在美股纳斯达克板筹划上市的意图。美国证监会(SEC)尚未披露图达通招股书,意味着图达通的上市计划,似为“秘密”推进。

相比于同为激光雷达“三强”的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图达通的上市消息实则有些姗姗来迟。而事实上,此前已经有消息指出,图达通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开始筹划上市事宜,其时间甚至早于速腾聚创在港交所递表的时间。

不过,疑似因禾赛科技在登陆纳斯达克后的表现难尽人意,也包括激光雷达在主机厂降价大潮中所处的不利身位,图达通选择了审慎推进上市步伐。

今年以来,特斯拉、极氪、上汽等品牌的先后降价将价格战的火苗泼洒出去,使得“蔚小理”等对价格颇为敏感的企业,或意外官宣了全系降价,或在销售端采取了变向补贴的措施。而作为成本极高,使用权重又暂时较低的激光雷达,其已经开始招致一些主机厂商的“成本砍刀”。

在此情况,激光雷达企业的上市,是否能改变技术、品牌、市场格局的限制,值得思考。

齐聚资本市场

在主机厂的一片降价声中,2023年意外成为了激光雷达企业的上市元年。

去年年初,首批实现激光雷达量产定点的禾赛科技(HSAI.O)在美国证监会披露纳斯达克招股书,计划募集资金1.9亿美元用于产品量产能力提升。2月,禾赛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了国内首个成功资本化的激光雷达企业。

然而“出道”即巅峰,禾赛在上市后的首个交易日录得30.36美元/元的最高价,总市值一度达到37.8亿美元,此后却一路下跌,最低一度达到7.35美元/股,不到最高时期的四分之一。

6月,另一家激光雷达头部企业速腾聚创则向港交所递表,但截至目前仍未正式登陆资本市场。鉴于禾赛科技的前车之鉴,两家公司或对上市前景都颇为谨慎。

根据调研机构Yole的数据,2022年,图达通在全球激光雷达中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达到15%。但在绝对份额上,排名第一的禾赛份额达到了47%,几乎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巨头法雷奥、速腾聚创则以13%,9%市占率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交付数据并非实现完全透明,且在Yole的调研中仅有禾赛作为上市公司披露了完整的财务报告,且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因此该对比数据未必准确。

随着三家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三家的竞争格局也在一些公开资料中进行了体现。

禾赛的招股书显示,2022年,禾赛合计交付激光雷达80462台,其中7月开始量产的AT128已经向理想等客户交付6万台。

近日禾赛披露的半年报则显示,2023年上半年,禾赛交付数达到86940,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作为对比,尚未披露招股书的图达通今年年初在《苏州科技》中报道声称,该公司2022年完成交付的数量达到70000台,单月产量近2万台,年产能或达25万台。

速腾聚创方面则在6月披露的招股书中指出公司2022年累计出货超过8万台,2023年的量产数据有望继续爬升。

从出货数据上来看,三家公司几乎处于齐头并进,并同时推进量产爬坡的过程中。

绑定“蔚小理”

激光雷达的市场格局与其绑定的造车新势力玩家无疑有着较深的关联性。

格局上,三大激光雷达厂商图达通、速腾聚创、禾赛分别对“蔚小理”各取一枝,图达通绑定了蔚来ET5、ET7、ES7车型;速腾聚创绑定了小鹏G6、P7i和G9等车型;禾赛则以绑定理想L8、L9为主。

另据记者了解,虽然图达通、速腾聚创、禾赛等企业与除“蔚小理”之外的厂商也有大量定点或意向合作,但目前不是金额不大,就是尚未能实现量产。

其导致的结果是,前述“蔚小理”车型的销售情况,几乎直接决定了图达通、速腾聚创、禾赛绝大部分乘用车出货水平。

各家激光雷达厂商产品的“档次”,也一定程度体现了“蔚小理”在主机市场的定位。然而这些激光雷达企业所背靠的“蔚小理”并非是“靠山”。

根据禾赛提供的出货数据,公司二季度ADAS/自动驾驶雷达的交付合计52106万台,实现营收4.403亿元,其意味着包括ADAS/自动驾驶的销售单价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速腾聚创身上,其2022年合计收入5.3亿,以8万台的出货量匡算,销售单价不足700元。

而根据早年一份成本资料显示,主打低、中端的小鹏系列搭载的速腾M1成本约在3500元,聚焦中高端的理想搭载的禾赛AT128成本约在4500元以上,而唯一采用1500纳米线束主激光雷达的图达通则为主打中高端市场的蔚来搭载,其产品单位成本或高达一万元以上。

另据记者了解,虽然进入2023年后,激光雷达量产成本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随着乘用车量产进度的推进,毛利率继续走低的趋势难以逆转。数据显示,禾赛二季度的毛利率为30%,速腾则在2022年乘用车量产后迎来毛利骤降,其从40%以上降至负值。

而此前的一份调研纪要数据,随着量产进度的推进,禾赛在三季度的毛利可能继续下降到20%-25%。

为何定价如此之低,记者了解到,由于最早在接触“蔚小理”时,激光雷达定点谈判价格被压至极低范围,定点合同周期特别长,因此量产势必导致激光雷达毛利率的压缩。而从最早的态度来看,激光雷达企业试图通过量产的规模效益与技术革新实现产品销售毛利,但做到压低成本至千元以下却仍然需要时间。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疑似因价格竞争和激光雷达量产能力不足而,小鹏宣布其G9海外版取消激光雷达前装定点。

近期,随着特斯拉FSD演示“出圈”,弃用激光雷达主导的3D视觉,而使用纯算法的呼声又再度响起,给激光雷达的前景带来一丝阴云。

激光雷达扎堆上市的背后,未来与厂商合作谈判价格,量产和降本能力,成为了未来这个新生领域能否存活的关键。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